引子
红色根据地能够生存和发展,除了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外,金融也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。无论是“反围剿”战争、中央苏区政权的运作,还是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生产,以及市场贸易的开展,都离不开货币。
苏区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货币与银行的重要性,并在1932年创建了世界上最小的中央银行——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。它在成立之初,仅有5名员工,最多时也不过14人。这些人并没有高学历,也谈不上太多的银行经验,对中央银行的运作更是两眼一抹黑。更糟糕的是,它连启动资金都缺乏。除此之外,要发行货币,没有专用纸,没有设计图,没有油墨,没有防伪,一切都要自己动手解决。不懂金库记账,不懂银行会计,不懂汇票贴现,不懂公债发行,他们是在零起点上、在实践中稳步成长起来的。
统一财政,发展贸易,活跃市场,他们在三年中,迅速成熟。红色中央银行为反“围剿”战争的胜利,为苏区政权的巩固,为人民生活的改善,为市场贸易的繁荣,立下了汗马功劳!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在白色恐怖下长期存在,而且组织了五次反围剿的大规模军事行动,同时还促进了苏区的经济发展,关键是共产党人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两个要害,革命必须一手抓枪杆子,一手抓钱袋子;枪杆子可以保护钱袋子,钱袋子可以有效地支持枪杆子。
筹备
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伊始,新生的红色政权就决心在苏维埃区域内,创建自己独立的金融体系,创办苏维埃共和国自己的国家银行。1931年11月,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,毛泽民受命筹建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。要创办国家银行,首先要有懂得金融财会业务的工作人员。毛泽民担任闽粤赣军区经理部部长时,对中央根据地的金融情况作过一些了解。赣南、闽西根据地创建后,随着经济工作的展开,两地都开办过信用社或平民银行。1930年底,两个根据地又先后建立起工农银行,金融工作有一定的基础。特别是闽西工农银行,在行长阮山的领导下,工作搞得有声有色。银行工作人员经常下村下户进行宣传动员,办墙报、贴标语、发传单,还编写了《设立工农银行歌》。一时间,从群众手中筹集到20多万元的资金。银行基金迅速充实扩大,纸币的信誉也非常好。
在毛泽民的主持下,国家银行很快制定出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暂行章程》,并以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正式颁布。国家银行的宗旨是“巩固苏维埃金融,帮助苏维埃经济发展”,并在财政部监督下实行独立,执行银行本身任务。
《章程》还规定了国家银行的业务范围:帮助发展生产,对于国有工商业或合作社专业得为有抵押或无抵押之放款,但私人企业之借款须有抵押;商业确实票据之买卖贴现或再贴现,但票据期限自贴现之日起,至多不得逾6个月;依照法律之许可,为生金银及外国货币证券或汇票之买卖;办理各种汇兑及发行期票;收受各种存款;代人保管贵重物品,但其期限不得逾5年。此外,国家银行还有受政府委托,代理国库之一切出纳,代理政府发行公债,以及还本付息事宜等业务。
成立
1932年3月,国家银行正式成立,毛泽民任用了阮山行长手下的2名得力干将加入了新成立的国家银行。这样一来,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共有5位创始人:
毛泽民,国家银行行长。出身农民,4年私塾。工作经历:小学庶务,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经济股长,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,中共中央(上海)出版发行部经理,《汉口民国日报》总经理,闽粤赣军区经济部长。
曹菊如,国家银行会计科科长。出身店员家庭,小学文化。工作经历:在南洋当店员,闽西工农银行会计科科长。
赖永烈,国家银行业务科科长。出身店员,12岁辍学做童工。工作经历:永定县农民银行创始人。
莫均涛,国家银行总务科科长。出身店员,12岁辍学做童工。工作经历:汉口铸造厂翻砂工,英资银行信件传递员,红军战士。
钱希均,国家银行会计。出身农民,上海平民女校学习。工作经历:中共中央出版部发行科科长,交通员。
当时,中央苏区的财政十分困难,国民党反动派实施的军事“围剿”和经济封锁几乎完全断绝了红白两区贸易往来,各项物资十分匮乏。面对这一系列困难,毛泽民将统一财政作为首要任务,他将接收金库作为国家银行工作的开端,规定打仗筹款和缴获的物资一律上缴金库;为执行中央根据地内统一财政、统一货币做准备。毛泽民将国家银行分设总行、分行和支行;国家金库也分设总金库、分金库和支金库,由国家银行分级接收和管理。为健全银行和金库管理制度,他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研究,制定了金库条例和会计、预算、决算、审计等制度;还举办了多起银行、金库、财会人员培训班。
运营
统一财政必须统一货币。根据毛泽东关于“应该尽量发挥苏维埃银行的作用,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,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,吸收群众的存款,贷款给有利的生产事业,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”的指示,1932年7月7日,毛泽民领导国家银行开始印制纸币—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银币券。这种纸币的票面有一元、伍角、二角、一角、伍分五种;99元纸币可换100元银元。年底,毛泽民又利用两年前红军打长沙时缴获的制币机建立造币厂,铸制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”银币和铜币,供根据地人民使用;同时也造了一些可到白区流通的银元,以利于白区进行贸易。
统一财政,还必须把战争中的战利品都由银行统管。毛泽民常以中央财政特派员身份,深入前方,帮助部队建立财政系统,并规定:凡属各级政治部、各直属队和新区所成立之革命委员会等一切财政之收入,必须“报总政治部及中央财政特派员,以便汇集具报中央财政部,以资财政统一”。他又领导国家银行在各部队设立派出机构,重要地方还派了工作组。每次打完仗,就把缴获的东西收上来,由银行开收据。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,至1932年底,苏区的财政货币得到了统一。
此外,毛泽民还领导国家银行开展储蓄运动。他在给全国总工会执行局负责人刘少奇的信中写道:储蓄运动“可以鼓励广大工农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从事节省,将所节省的零钱存入银行”,而银行“活泼地运用这些社会余资,投放到各种合作社,尤其是信用合作社,以及工农群众中各个人所经营的生产事业上,大大发展苏区生产,扩大对外贸易,使盐贵、布贵及现金减少的问题从速解决”。从当时的实际效果来看,这项措施也确实起到了作用。
以上资料转引自:
1.曹宏、周燕:《寻踪毛泽民》,北京:中央文献出版社,2007年;
2.宋鸿兵:《货币战争3:金融高边疆》,北京: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,2011年